单身就像丧家狗,人人都能虐一口——这样的时代是不是该终结了?
当我们正在仓促应对社会日益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之时,一个全新的单身社会不期而至。资料显示,目前中国单身家庭数占总家庭数的14%,北京有1/5的家庭仅一个人住。这个还在不断上升的数字,跟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看上去还不能比,但是,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个趋势:在中国30岁以下的人口中,受教育程度越高、经济实力越强,他们就越有可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。成家也好,独居也罢,自主选择的权利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尊重。
当单身社会的到来已经成为一种无法逆转的潮流之时,社会资源如何重新分配就成为一个非常迫切
古希腊是欧洲人永远的文化乡愁,也是人类弥足珍贵的共同遗产。
不到希腊,你无法知道我们对色彩和美的认知有多贫乏,对生活及生命的认识有多苍白;走进希腊,在这片土地和海洋所孕育的文化底蕴与惊人之美里,能够消解前世今生的所有乡愁,刷新我们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所有经验。
但今天,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着“艰难时刻”。近4年GDP缩水25%、
采访/丁个
地图,是他认识中国的起点。在“寻路中国”的路上,他离不开他的“私人地图”。这是他的个人经历,也是一种眼界和生活方式。
寻路世界的何伟,仍记得他拥有的第一张中国地图。
1996年,他随美国和平队来到四川。第一站是成都,“我们冲进一个很大的国营书店,先去买地图”。那时他们被安排住在学??沓ㄓ旨蚵乃奚?,除了简单家具外,四壁空空。何伟便用买来的地图装饰墙壁:当时能买到的最大幅中国地图、四川地图(那时重庆还没有变成直辖市)、随身携带的世界地图,还有一张美国地图。那些日子里,这些地图成了何伟最难忘的壁纸。每天目之所及,从涪陵到四川,到美国,到世界,像是一寸一寸定位这个空降到异国乡村的自己。这里,成了他认识中国的起点。
那时何伟刚开始学中文,那张中国地图和四川地图,成了他边了解地理、边看图识字的好帮手。他在地图上勾画圈点,标出那些想去的地方,以及有意思的地名。后来他开始收集涪陵本地地图,却发现一个问题:地图和地图差异很大。比如,乌江边那座山有时
文/陈婷婷
“我们把世界看错,反说它欺骗了我们?!薄└甓?/span>
早前,网络知名段子手@和菜头 在微博上写道:“很多外省人都不知道,云南高考要算体育课成绩,包括弩箭射击、溜索渡河以及野外搏杀。我弩箭射击10箭95环,溜索过金沙江3分52秒,野外搏杀的时候,用弩箭射杀了三个昆一中的学生,割喉两个昆三中的学生,最后被一个师大附中的学生用陷阱陷害,差点没命参加高考?!?/span>
如果云南人的技能是弩箭射击、溜索渡河、野外搏杀,那么,你所在地方的技能是什么?8月10日,《新周刊》通过官方微博发起一场“新技能get√”的线上调查,300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分享了他们那“旮旯”需要掌握的新技能——你应该明白了,这是网友在吐槽外地人对本地人的刻板印象。
正经点儿,我们开始学习新技能了。
广东:一餐吃遍海陆空
“你们那儿是不是什么都吃?”——据说,这是每个广东人一生中要回答一千次的问题。作为一个地道的广东人,必须24小时保持一副“你看
文/阿饼
地图是一种奇特的占有,不只是对财富、疆土、权力和信仰,还有生活。它如同文本,记录每一次的发现和选择,开拓你身边熟悉却未知的疆界。心持这样一份地图,无远弗届。
世人不断致力于占有更多的东西,地图就是一种奇特的占有。
台湾散文作家舒国志先生写过一篇关于赖床的文章,讨论怎样赖床才算赖得好:“不只赖睡在床,也可以在火车上赖床,在浴缸里赖床?!蛔暗缁笆?,赖床赖得多一些。父母在时,赖得可能更多?!晟偈钡睦荡岔ナ潜戎心甑睦荡驳玫降拿栏?、得到的通清穿虚要来得佳悠奇绝?!?/span>
如果让舒先生继续写下去,写成一本《理想的赖床》或《赖床札记》,里面大概还会讲,杭州的夏日午后是适合赖床的,南方的台风天夜里与三五好友小酌一番,谈吟唱后的做梦状态是何等愉悦,又或者,竹席床会比席梦思垫子要好赖,因为脊椎能延展得更肆意。
赖床这样的日常细碎,被老老实实记录下来,在时空的经纬度里有了数个坐标,成为一份带着温度和人情的地图。无论是舒先生本人赖的
文/于青
世界上不会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人。而消费社会却在用尽全力将一切批量生产。众筹与打赏则让你口袋里的钱有了新玩法:支持你的“同类”,与众人合力,定制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小未来。
?
李雷有个大主意——去阿富汗拍一条纪录片。韩梅梅也有个好愿望——给自己的金毛设计一个全自动狗窝。而韩刚的念想则很简单——将废弃的自行车轱辘做成艺术品绕城一周。
每个人都曾有个大计划,并花不少时间在脑内不停地补充得以实施的各种细节,然后在缺少认可、资金与帮助的现实中,让此计划默默终结。
不过,这都是众筹出现之前的事儿了。
2009年4月,美国首家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线。它的宗旨并非吸引传统投资渠道,而是面向公众,募集一些小额资金供人实现愿望。
与传统的风险投资、天使投资人不同的是,出资者无法干预项目发起者如何使用这笔资金,更无法确认发起者会将全部筹款用于项目的承诺。是否选择掏钱支持,全凭出资者自我判断。
没有中间机构的保障,全凭网帖承诺,凭什么就相信大
这是一个充满烂片的时代,烂片正与爆米花一起,随意拨弄着观众的G点。
划拉一个剧本,找一位大导演,攒几个高颜值的演员,砸上至少3000万的投资,再用一半的钱铺天盖地地炒作,票房过亿便不在话下。烂片已然成为粗鄙的审丑狂欢。
中国电影界已经不需要下功夫拍精品,既然烂成渣都有人愿意掏钱,几年磨一剑岂不是傻缺?
许多人明知是烂片仍要跳火坑,他们就是为了在生活压力下得到一次吐槽的机会——“瞧,这片多烂,你千万别去?!比缓?,面对旁人,洋洋得意。
我们不知道是在消费烂片,还是被烂片消费,它是我们生活中的牛皮藓,无法摆脱。
烂片不仅是我们生活的一
文/陈非 (发自耶路撒冷)
尤瓦尔·赫拉利:以色列青年学者,任教于希伯来大学。专著《人类简史》出版后成为全球知名的知道分子。
赫拉利的《人类简史:从动物到上帝》被翻译成三十种语言在二十多个国家掀起阅读热潮,并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一大批社交网络的粉丝。本刊记者在耶路撒冷采访了这位学界新星,他认为造物并非人的天性,物质也从来与人的幸福感无关,相反,物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抹去人性,终结我们这一代人类。
?
在采访尤瓦尔·赫拉利(Yuval Noah Harari)之前,我在以色列做了一个小调查,发现十个人里有五个人知道他的名字,而对于剩下的五个人,只要提起“人类简史”这几个字,其中的三个就会立刻有回应:“写那本书的人是不是?”
赫拉利的那本书叫做《人类简史:从动物到上帝》(下简称《人类简史》),它在以色列的畅销书榜上待了整整两年,同时被翻译成三十种语言在二十多个国家出售,掀起了YouTube上的“人类简史”课程热。
文/陈艳涛
每个物类都是衡量人类的尺度。陷在现代消费主义困境里的现代人需要化身猎物人,在物质洪流中拨云见日,选择、甄别、集合、引领,将物质带到文明和审美的高度。
你曾经注视过家里的摆设和物品吗?你知道视线所及的每一样,都能写一部历史吗?
正如英国作家比尔·布莱森在《趣味生活简史》中所说:“战争、饥荒、工业革命、启蒙运动等,它们都在你的沙发和五斗橱里,在你窗帘的褶皱里,在你松软的枕头里……住宅不是躲避历史的避难所,它们是历史的最终归宿?!?/span>
物类文化:它们既能让我们惊愕、疯狂,也可以让我们复归平静。每个物类都是衡量人类的尺度。
我们所选择和拥有的东西,就是最忠实的记录者,它们最客观地记录、叙述着生活,每一样东西里,都有一个故事,关乎我们生活的故事。如果把一生所有的物品和财产聚集到一起,每一个杯子、每一把椅子、每一件衣服、每一盏灯、每一幅画,都是一个故事,它们完整地组成了一部你的自传。
还不